《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在东盟6国(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和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非东盟成员国正式生效。韩国也将在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后,于2月1日加入生效实施的国别队列中。
全面、现代、高质量、互惠——这是RCEP协定的最大特色。RCEP协定拓展了原有“10+1”自贸协定的规则涵盖领域,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规则,纳入了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府采购等议题,又在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作出加强合作的规定。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曾表示,RCEP协定生效后,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网上交易会等新业态、新模式将迎来更大的发展。RCEP协定的生效实施,不仅将带来未来区域内贸易投资往来的直接增长,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提升,还将帮助区域内各国有效抵御后疫情时代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动荡与冲击。对于出海东盟地区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多项利好更是显著:扩市场、固链条、享服务——这是相关行业、企业即将迎来的切实新机遇。

前瞻机遇
1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RCEP协定生效后,已核准成员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并且各个成员国可根据国情承诺立刻将关税降到零或在过渡期降税到零。就在协定生效当天,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货品实施立即零关税的比例超过65%。对于跨境卖家来说,关税减免能够直接大幅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降低生产成本
RCEP协定中达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原产地累积规则”。根据该规则,只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部分属于15个成员国,且累计增值超过40%即可享受相应关税优惠。这一规则将有力推动区域内生产成本最小化和贸易效率最优化,有利于加强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3降低合规风险
受“逆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面临着“断供”的风险。RCEP协定签署后,区域内各成员国的资源、商品流动、技术和服务资本合作以及人才合作将会更加便利,有利于创造价值和整合资源。
另一方面,政策和监管要求的差异也是跨境电商商品出口面临的一大风险。RCEP协定在削弱交易壁垒的同时,确定了一系列统一规则,便捷了区域内商品贸易交流,减少了跨境电商卖家因为各国贸易标准差异导致的合规风险。
4开放服务贸易
在服务贸易方面,RCEP协定成员国总体上均承诺开放超过100个服务贸易部门,涵盖金融、电信、交通、旅游、研发等领域,并承诺于协定生效后6年内全面转化为负面清单,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RCEP各成员国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尤其是互联网赋能的服务贸易方面均作出了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这意味着不仅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问诊等服务贸易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区域内的终端消费者也将受惠于此,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与更高品质的服务。
5提升通关和跨境物流效率
RCEP协定采取预裁定、抵达前处理、信息技术运用等促进海关程序的高效管理手段,简化海关通关手续,提升通关效率。此番简化涉及跨境物流多个环节,包括在海关程序、检验检疫等方面形成区域内统一规则;降低甚至消除邮政小包征收关税的风险等,港口航运、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将直接受益。
通关效率提升,跨境物流还将变得更快。海鲜、水果和蔬菜等生鲜货物或易腐货物的跨境贸易,按照RCEP协定要求,应当要在6小时内放行,并允许空运货物加快通关;同时,RCEP协定中对于采用无纸化贸易、电子认证等方式的规定,也将让终端消费者的跨境购物更加方便。